联系我们
  • 邮编:238000
  • 电话:13905652161
  • 地址: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裕丰路2号花山工业园科光新能源公司内

我州聚焦科学技术创新 助力现代化产业高质量发展

来源:火狐买球    发布时间:2025-04-03 12:04:20

  近年来,我州上下聚焦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,以新质生产力锻造核心竞争力,推动延边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取得新成效。

  日前,记者走进位于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吉林鼎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,安静无尘的车间内,呈现出精工细作、蔚为壮观的生产场面,每年有数以亿计的成品机芯在这里组装出厂,销往全国各地。吉林鼎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庄立国说:“我们机芯生产车间有8个,整合以后,成立了我们全产业链生产线,所有的技术和产品都是自给自足,全都是自己供应的。”

  机芯,被誉为手表的“心脏”,一个仅指甲盖大小的机芯内,包含了30多个配件,集成了小型固定电机、复杂的齿轮传动系统和电池等核心部件。吉林鼎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省级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,专注于石英手表机芯的设计、研发和生产,以及腕表的私人订制。自建厂以来,该公司将智能制造管理系统的理念融合到生产制作的完整过程,同时采取精细化管理,对生产的全部过程中的所有的环节严格把控,确保生产高效与产品质量稳定。据庄立国介绍:“2024年产值比2023年增长11.5%,产值这去年增到了将近4000万,纳税15%增长,2024年纳税180余万。”

  近年来,吉林鼎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持续加大创新研发投入,每年科研经费投入均超过企业年出售的收益的8%。目前,该企业具有23项专利,并热情参加计时仪器零部件分类、名称和编号石英手表机芯的国家标准的编制编写。庄立国说:“今后,在产量每个方面再有大力提升,在高新技术企业和‘专精特新’这一方面苦下功夫,在技术方面再创新高,争取为珲春乃至延边再创好的业绩。”

  安图丰裕达食品有限公司瞄准苏籽发展趋势,通过政策扶持、产学研合作及金融服务创新,持续提升苏籽产品产能,为小苏籽开辟出一条“高的附加价值出口”新路径。

  连日来,安图丰裕达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呈现一派忙碌景象,工人们正对一批出口苏籽进行除杂、色选、加工和包装。据安图丰裕达食品有限公司副经理金榆林介绍:“我们企业是2月初开始复工生产的,企业一般是生产苏籽原料,还有一个苏籽粉苏籽油,各种油类。我们第一季度的订单量大概在200吨左右。”

  苏籽在我国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,如今,这颗古老种子在科技赋能后,正以“超级食物”之名风靡全球。企业负责人和记者说,企业总投资1652万元,占地面积5260平方米,建成苏籽、油、粉生产线吨苏籽粉的生产能力,产品全部出口海外,2024年出口达2960万元。

  为了探索苏籽加工的多元化利用路径,去年8月,公司与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实践团队展开深度合作。针对苏籽种植机械化不足、产品结构单一等问题,双方联合调研40户种植户并形成专项解决方案。目前,企业通过订单式生产带动松江镇、两江镇等100余户村民,种植苏子1万亩,户均增收超1万元。金榆林说:“2025年我们想继续扩大产业。扩大一下它的出口量,苏籽粉和苏籽原料,预计2025年年末出口大概有3000吨左右。”

  近年来,冠君成达(吉林)实业有限公司不断深耕技术,提升品质,年产值突破800万元。

  走进6000多平方米的生产车间,各式各样的玻璃产品琳琅满目。加工流水线多名员工忙着赶订单,玻璃裁切、磨边、钻孔、水切割、钢化、中空、夹胶……一道道工序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。冠君成达(吉林)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姜淑君说:“我们主要生产钢化玻璃、中空玻璃、夹胶玻璃,3月份开始正式复工复产,一季度产量1.8万平方米,生产总值约90万元。”

  公司自入驻安图经济开发区以来,狠抓技术和设备升级,逐步的提升产品质量,玻璃制品年产量达15万平方米,去年实现产值832万元。

  产品质量过硬的底气,来自企业的“硬”要求。公司一直在升级硬件设备,引进钢化炉、数控水刀、数控钻孔等生产设备,不断打磨研发技术和生产团队,源源不断为市场输出安全节能的优质玻璃,并获得中国国家强制产品认证证书和 ISO9002 质量体系认证。产品经国家玻璃质量检测中心检测全部达到国家品质衡量准则。目前,企业日产玻璃300平方米,产值1万元左右,带动劳动力就业28人。一季度预计产量18000平方米,全年预计产值850万元。

  从科技创新的累累硕果,到工业园区的机器轰鸣,我州上下心往一处想,劲往一处使,正向着更高质量的发展目标阔步前行。